電影資訊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網友短評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國別:義大利

發音:義語

類型:劇情、影展

台灣上映日:2012-04-13

發行:前景娛樂

官方網站
4.8

網友好奇度

已上映僅開放好評度
5

網友好評度

請評分

導演:Michelangelo Antonioni 安東尼奧尼

  • 演員:

前景娛樂4/13~4/24

 

展開2012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包括經典大師安東尼奧尼《情事》、《女朋友》、《紅色沙漠》

 

歡迎來梅花數位影院體驗經典的不朽魅力!!

 

《情事》(L'Avventura,又譯為《奇遇》或是《迷情》)

 

年份/片長:1960/143分

 

《女朋友》(Le Amiche)

 

年份/片長:1955/104分

 

《紅色沙漠》(Il Deserto rosso)

 

年份/片長:1964/120分

 

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三位義大利巨匠

 

【費里尼.安東尼奧尼.維斯康堤】

 

三座奧斯卡.兩座坎城.六座威尼斯.一座金球獎

 

十部電影,一次滿足台灣觀眾的電影饗宴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

 

 

 

前景娛樂推出的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精選十部義大利巨匠的經典名作:費里尼的《小牛》、《騙子》、《生活的甜蜜》、《八又二分之ㄧ》、《鬼迷茱麗葉》;安東尼奧尼的《情事》、《女朋友》、《紅色沙漠》以及維斯康堤的《洛可兄弟》、《無辜者》。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三位義大利電影大師,十部必看的經典電影,對電影藝術與藝文感興趣的觀眾絕不可錯過這難得的電影饗宴!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推出「安東尼奧尼影展」,包括他的三部名作《情事》、《女朋友》、《紅色沙漠》,將於4月13日~4月27日在梅花數位影院獨家上映。

 

 

 

疏離、簡約、省略與開放式結尾,是他的現代主義風格與電影美學。

 

他對待電影創作極為嚴謹,力求精確完美,冷酷態度開創了新電影運動。

 

電影能夠洞悉矛盾-我們非常仔細的去審視那些道德看法,我們細心研究且分析他們直到筋疲力盡。     _ 安東尼奧尼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2007),義大利現代主義電影導演,也是公認在電影美學上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安東尼奧尼影片中經常呈現現代社會人際關係之間的疏離與無法溝通的主題。

 

1935年,在波隆那大學取得經濟學學位之後,他開始為費拉拉地方報紙《Il Corriere Padano》寫作,成為電影記者。

 

在1940年代開始拍攝短片,因為曾經在波河工作,因此拍了《波河的人們》(Gente del Po),是說在波河貧窮漁夫的故事,短片呈現出新寫實主義的風格,對當地居民生活上半紀錄方式的研究。

 

然而,安東尼奧尼的第一部長片《愛情編年史》(Cronaca di un amore,藉由描寫中產階級而逃脫了新寫實主義。後來安東尼奧尼的眾多作品都比較偏向「後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知識份子」的世界觀點,像是《失敗者》敘說在不同國家所發生的青少年犯罪系列故事;《不戴茶花的茶花女》描述一個年輕的電影明星與她的墮落;以及《女朋友》敘述杜林的中產階級婦女。

 

安東尼奧尼實驗了原創的新風格,放棄傳統的敘事手法,以一系列表面上無關的事件來表現主題,並大量運用長鏡頭。這樣緩慢的風格很容易讓觀眾沮喪並失去觀看的動力,但這樣的風格,卻也刻畫出現代人因缺乏有效溝通而出現苦悶、孤獨,轉而尋求愛情以寄託心靈,卻又不得慰藉的疏離痛苦,因無形隔閡而出現的挫敗,陷入更絕望與深沈的孤獨中。

 

這是安東尼奧尼最著名的疏離手法,另一個在他電影當中循環的主題,就是忍受倦怠。他透過忍受倦怠的主角們,在聲色滿足與物質財富追求中,度過空虛與毫無目標的人生,來刻劃人與人之間的空洞。在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派對、假期、藝術消遣的追求,都無法掩飾情感缺乏與漫無目的,性也是隨意的誘惑,這些都深深扣著都市人的內心。

 

安東尼奧尼分別在1983年、1993年以及1995年獲得威尼斯影展、歐洲電影獎與美國奧斯卡的終身成就獎,他也是少數一生中囊括坎城、柏林、威尼斯影展大獎的導演。

 

他的影響直至今日,改變了許多人,希臘導演安哲洛普羅斯視《情事》為影響畢生創作的電影,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在自己的書中為他獻文〈藝術家的智慧〉,義大利作家安柏托艾柯在自己的《誤讀》一書中點出安東尼奧尼電影的精髓,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專文大讚安東尼奧尼,台灣導演李安更曾看他的電影看到全身發抖,安東尼奧尼也深深影響溫德斯、楊德昌、王家衛等知名導演。

 

作品年表

 

1943《波河的人們》(Gente del Po)

 

1948《Roma-Montevideo》

 

1948《Oltre l'oblio》

 

1948《Nettezza urbana》

 

1949《Superstizione》

 

1949《Sette canne, un vestito》

 

1949《Ragazze in bianco》

 

1949《Bomarzo》

 

1949《L'Amorosa menzogna》

 

1950《La Villa dei mostri》

 

1950《La Funivia del faloria》

 

1950《愛情編年史》(Cronaca di un amore,又譯為《愛情紀錄》、《愛情故事》)

 

1953《不戴茶花的茶花女》(La Signora senza camelie)

 

1953《失敗者》(I Vinti)

 

1953《城市裡的愛情》(L'Amore in città,又譯為《小巷之愛》)的其中一段〈自殺的真相〉(Tentato suicido)

 

1955《女朋友》(Le Amiche)

 

◎    1955威尼斯影展銀獅獎

 

1957《公路之王》(Il Grido,又譯為《喊叫》、《流浪者》、《吶喊》)

 

1959《Nel segno di Roma》

 

1960《情事》(L'Avventura,又譯為《奇遇》或是《迷情》)

 

◎    1960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    1961英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入圍)

 

1961《夜》(La Notte)

 

◎    1961柏林影展金熊獎

 

◎    1960影評人費比西獎

 

1964《蝕》(L'Eclisse,又譯為《慾海含羞花》或《情隔萬重山》)

 

◎    1962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    1962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入圍)

 

1964《紅色沙漠》(Il Deserto rosso)

 

◎    1964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65《I Tre volti》的其中一段〈Il provino〉

 

1966《春光乍現》(Blowup,又譯作《放大》)

 

◎    1967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    1967奧斯卡最佳導演與最佳劇本獎(入圍)

 

◎    1968英國奧斯卡最佳英國影片獎(入圍)

 

1970《無限春光在險峰》(Zabriskie Point,又譯作《沙丘》、《扎布里斯基角》)

 

1972《中國》(Chung Kuo - Cina)

 

1975《過客》(Professione: reporter,又譯作《職業:記者》、《旅客》)

 

◎    1976丹麥波迪電影獎最佳歐洲電影獎

 

◎    1975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入圍)

 

1980《奧伯瓦爾德的秘密》(Il Mistero di Oberwald)

 

1982《一個女人的身份證明》(Identificazione di una donna)

 

◎    1982坎城影展35年度獎

 

◎    1982坎城金棕櫚獎(入圍)

 

1989《Kumbha Mela》

 

1989《12 registi per 12 città 》的其中一段〈Roma〉

 

1993《Noto, Mandorli, Vulcano, Stromboli, Carnevale》

 

1995《雲上的日子》(Al di là delle nuvole,又譯為《在雲端上的情與慾》)

 

◎    1995威尼斯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

 

2004《米開朗基羅的凝視》(Lo Sguardo di Michelangelo)

 

2004《愛神》(Eros)的其中一段〈慾〉(Il filo pericoloso delle cose)

 

嚴選經典名片

 

◎    1960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編劇:安東尼奧尼

 

製片:Amato Pennasilico

 

演員:加布里艾爾、莫妮卡.維蒂、Lea Massari

 

【劇情大綱】

 

因為一次出海遊玩結束準備返航時,發現安娜失蹤了,大家找遍小島依然一無所獲,在尋找安娜的期間,安娜的朋友克勞蒂雅竟然對其男友山卓產生了情愫,克勞蒂雅努力的壓抑自己情感,但在山卓熱烈追求下,克勞蒂雅也從三天前迫切想找到安娜的心情,轉變為希望安娜再也不要回來。

 

【關於電影】

 

《情事》(L'Avventura,另譯為《奇遇》或是《迷情》)是1960年義大利電影,被認為是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代表作,該片於1959年義大利當地開拍,此時正值義大利財政困難危機時期,而本片的成功亦使得莫妮卡•維蒂(Monica Vitti )一舉成為國際巨星。同時,也跟另外兩部並稱為「疏離(愛情)三部曲」,分別是1961年的《夜》(La notte)、1962年《慾海含羞花》(L’eclisse)。

 

《情事》因精湛的場面調度而受到廣泛地注意,著重於視覺上組合呈現與角色內心性格發展,再與非傳統的敘事結構結合在一起,有系統地推翻電影語言,實行與建構出當代流行時期。安東尼奧尼在《情事》獲獎時在坎城致詞時表示,這個理性與科學的時代,人們始終藉著苛刻且死板的道德,與被認為承擔懦弱與全然怠惰的態度活著。他認為電影能洞悉矛盾,能仔細審視那些道德與態度。

 

【演員介紹】

 

Monica Vitti 莫妮卡.維蒂(飾演 克勞蒂雅)

 

 

 

莫妮卡.維蒂(1931-)是一位義大利女演員,她在電影上的表現力以及主演的角色都讓她在20世紀60年代初受到相當大的矚目,同時她也是導演安東尼奧尼當時的女朋友。對安東尼奧尼而言,莫妮卡.維蒂就是女神,是他靈感的來源。她與安東尼奧尼合作的情慾三部曲(《情事》、《夜》、《慾海含羞花》)及紅色沙漠,至今仍稱為影史上的經典,電影中能清楚看到安東尼奧尼藏私的心態,包括好幾次讓莫妮卡.維蒂準備脫衣,卻又立刻穿回。安東尼奧尼透過莫妮卡.維蒂表達對愛情的存疑,又想努力抓住,因此不少影評直言,安東尼奧尼就是疏離,疏離就是莫妮卡.維蒂。

 

Gabriele Ferzetti 加布里艾爾(飾演 山卓)

 

 

 

加布里艾爾(1925-)是50年代至60年代非常重要的義大利演員,他橫跨電影、電視、舞台劇,是當時家喻戶曉的性格男星,以充滿男人味與誘惑的演技贏得多數女性的喜愛,後來在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中,他的表演更呈現出一種浪漫而帶著貴族的氣息,為自己的演藝生涯找到新的路線。

 

 

 

 

 

1955 威尼斯影展銀獅獎

 

編劇:安東尼奧尼

 

製片:Giovanni Addessi

 

演員:Eleonora Rossi Drago、加布里艾爾、Franco Fabrizi

 

【劇情簡介】

 

從羅馬來到杜林開設藝文沙龍的克蕾莉雅,因協助飯店服務生打開隔壁上鎖的房門,而結識了企圖服藥自殺未遂的蘿賽塔,與她幾個事業有成、年輕貌美的女性友人。大家經常一起參加上流社會的活動聚會,也彼此分享豐富的感情世界,當中有人汲汲渴求,有人不屑傲慢,有的則濫情玩弄,女人們陷入愛與性交織的迷惘之中,男人亦如是。渴望愛情的蘿賽塔最後死了,克蕾莉雅也離開杜林,一切似乎回到起點。

 

【關於電影】

 

傳達愛情世界裡,耽溺卻又質疑的矛盾心境,一直是安東尼奧尼電影中的核心議題,特別在他初期電影《女朋友》中能清晰窺見隱藏其中的細膩觀察與用心。安東尼奧尼生長在一個許多女性的家庭中,因此他對女性的了解非常獨到充分,藉著女性敏銳、冷靜,對環境與自身的知覺,來反應觀照人與人之間疏離的人際關係,最是精準適切。「她們比男性更善於表達自已......她們是一層濾鏡,讓我們能夠看得更清楚」從安東尼奧尼自己說的這段話中,便能明白為何《女朋友》能讓他一舉拿下生平第一個國際級大獎,也埋下了後來半世紀深刻探討疏離、愛情的伏筆。

 

    1964年威尼斯影展費比西影評人獎、金獅獎

 

    1965年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帶獎最佳彩色攝影

 

    1968年堪薩斯市影評圈獎最佳外語片

 

編劇:安東尼奧尼、Tonino Guerra

 

製片:Antonio Cervi

 

演員:李察.哈里斯、莫妮卡.維蒂

 

【劇情簡介】

 

朱莉安娜(莫妮卡.維蒂飾演)牽著兒子在丈夫的工業區遊走,美麗的五官與端莊的穿著,卻充滿不安與恐懼。她向工廠工人討來被咬過的麵包,精神上的貪婪與徬徨,迫使她一步步走向絕境,甚至連她最信賴的兒子,也以有意無意的謊言擊潰她最後的理智。郵輪、濃霧、大型機械盤據在朱莉安娜生命的每個細節中,所有人只能在一旁觀看她以瘋狂而有其意志的邁入毀滅,誰也觸碰不到,也無法提供幫助。最後電影以這句話做了結論:「世界正是如此,想活下去就要適應,而她適應不了。」

 

【關於電影】

 

這是安東尼奧尼第一部彩色電影,延續擅長的男女情感題材,對人性疏離的核心價值進行更豐富的描述,因此《紅色沙漠》有時也被視為「疏離」第四部曲。片中大量使用顏色來強調人性間窘困、緊張、不安的對立,包括女主角莫妮卡維蒂一頭鮮豔的紅髮,評論提及其中的紅色「如此絢爛豐盛,帶著令人心神不安的美」,因此法國權威電影期刊「電影筆記」表示,在《紅色沙漠》後,電影世界才算有了真正的彩色電影。安東尼奧尼迫使每個人逼視寂寞,卻不給大家紓解的方式,因此電影結束時,影迷將獲得更巨大的寂寞,這是後來所有企圖描述人性空洞、情感疏離的導演們,所望塵莫及的藝術高度。

 

【演員介紹】

 

Richard Harris 李察.哈里斯(飾演 雨果)

 

 

 

李察.哈里斯(1930-2002)愛爾蘭演員,26歲登上戲劇舞台,2年後進入英國影壇,從影40年來多以飾演性格演員令人印象深刻,大多影迷最熟悉他的作品莫過於《哈利波特》一、二集中所飾演的校長鄧不利多。李察.哈里斯性情火爆,1963年安東尼奧尼邀請李察.哈里斯擔綱《紅色沙漠》的男主角,這是安東尼奧尼第一次拍彩色電影,對細節要求非常嚴厲,拍攝進度緩慢。李察.哈里斯在義大利的港邊小城待了一整個陰冷的冬天,已經對《紅色沙漠》感到不耐煩,一天安東尼奧尼要求李察.哈里斯走對角線穿過一個庭院,李察.哈里斯反問為什麼,安東尼奧尼的回答是:「別問,你是演員,照我說的做就是了」。當場李察.哈里斯給了安東尼奧尼一拳,離開義大利。安東尼奧尼只好找來替身演員,用背影與遠景鏡頭來完成《紅色沙漠》中李察.哈里斯的戲份。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預告

 

 

 

他喜歡馬戲團和小丑;他喜歡漫畫;他喜歡做夢,他喜歡電影。他垂老的身軀裡住著一個小孩,小孩不斷提醒他:「眼睛是盲目的,必須用心去觀看」。

 

費里尼被認為是20世紀影響最廣泛的導演之一,以混合夢境與巴洛克藝術影像風格聞名於世,他每一部電影可說都是自己的自傳回憶錄,畢生24部作品只為了陳述他的一個個夢境。

 

先後以編劇、導演成就提名12次奧斯卡,並以《大路》、《卡比莉亞之夜》、《八又二分之一》、《阿瑪珂德》為義大利摘下4次最佳外語片。1993年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共1張,點擊放大觀看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海報1

共12張,點擊放大觀看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1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2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3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4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5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6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7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8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9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10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11
  • 義大利經典大師系列影展-安東尼奧尼 Remember The Italian Auteurs-Michelangelo Antonioni 劇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