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緬甸首次舉行了總統選舉,許多在異鄉的緬甸人認為緬甸已經開始改變;會邁向繁榮。所以,興洪與阿榮也決定回家鄉發展。阿榮在出發前幾天,在工地加班墜樓身亡,興洪帶著阿榮的骨灰返鄉。
興洪回到家鄉時,他弟弟阿德即將離開,要到馬來西亞打工。許多年青人都想離開緬甸,但興洪卻一直想留在家鄉發展,他到處打聽生意路子,但遲遲未決定要從事什麼?
緬甸對興洪來說,有著強烈的陌生感及距離感;他離開太久,不管身在他鄉或故鄉,他都是永遠的異鄉人;被空間與時間遺棄。
停電的夜晚,中緬邊境的走私市集,呼嘯而過的摩托車伕在天昏亮中疾行!
導演自述
二○○八年初,在我離開故鄉緬甸十年後第一次回家。緬甸跟我離開時一樣,荒草黃土,但平靜安詳。仰光到腊戌的車上,不絕於耳的歌曲,唱的都是「我們的國家多麼美好」!車外盡是荒野和零星的草房,醒了睡,睡了又 醒,二十四小時後,到家了。母親與我十年沒見,我們如同陌生人,彼此沉默很久,她問我「吃飯了沒?」
我感覺我的故鄉還是如同十年前我離開時一樣,每天都有年青人聚集彈吉他,唱情歌,他們每三天就去一次中國邊境走私,騎二十個小時的摩托車到腊戌賣,能賺二十元美金。能借到錢的就到馬來西亞打工,到杜拜蓋大樓。村裡有位年青人為了去美國,花了家裡的所有財產,借了很多錢,最後在美國的麥當勞打工。
二○一○年十一月,緬甸大選,同時軍政府釋放了被軟禁了近二十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翁山蘇姬。許多流浪在外的緬甸人都說著:「該回去了,緬甸已經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