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資訊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網友短評 精彩預告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類型:影展

年份:2013

台灣上映日:2013-09-27

發行: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官方網站
0

網友好奇度

已上映僅開放好評度
0

網友好評度

請評分

設計狂注意!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九月即將啟動你的設計腦!
 
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即將於 9/27-10/6 於花博爭豔館舉辦!由台灣設計師週與擁有十二年影展經驗的 Urban Nomad 城市遊牧共同籌畫,在設計迷及影迷熱烈期盼下籌辦第二次合作。
 
本次影展從平面設計、產品設計、插畫、當代藝術、攝影、建築、都市計劃不同面向帶你了解設計。設計經典座椅的設計師夫婦〈伊姆斯: 建築師與畫家的天才二人組〉,或是結褵超過50年的〈最理想的愛情─設計大師蕾拉與馬西摩維內利〉,兩組影響力甚鉅的設計明星,他們的作品與愛情一樣雋永令人回味。另外,從建築、都市發展看設計的兩部影片〈解構主義建築大師:雷姆.庫哈斯〉、〈全球都被都市化〉邀請國際首度建築師從他們的角度看設計。一幅攝影作品要價上百萬美元,百變自拍天后辛蒂•雪曼前男友跳出來擔任製片,講述五年的過往情史〈我曾是辛蒂•雪曼的小白臉〉、曾被安徒生大獎評審團盛讚「兒童繪本創作世界的大巨人」,紐約時報評論嚴選必看佳片〈童心未泯湯米‧溫格爾〉,及忠實呈現80年代早期紐約的生猛原味,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光之子:尚米榭‧巴斯奇亞〉都是不容錯過的強片!

為期十天的城市遊牧X設計影展嚴選各大影展或媒體評論佳片,不論你對設計感興趣,或是狂熱份子都千萬不可錯過。



活動: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主辦:城市遊牧影展
協辦:大果文化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設計師協會



平面設計
〈最理想的愛情─設計大師蕾拉與馬西摩維內利〉*台灣首映
Design is One: Lella & Massimo Vignelli
Kathy Brew, Roberto Guerra / 2012 / US / 80min / English / Chinese subtitles

★2012紐約建築設計影展開幕片
★一封關於現代設計與維內利夫婦長達50年的情書─ The Atlantic

馬西摩維內利是一位跨領域的設計大師,他曾說過:「如果你可以設計,那你可以設計任何東西。」而這句話也對應他設計生涯裡,橫跨識別系統、平面、包裝、產品、家具、室內與建築各領域的廣泛作品。馬西摩維內利忠實於現代主義的理念,他的作品貫徹著極簡實用,從最簡單的幾何形式來表現。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為1972年為紐約地鐵設計的識別系統,清楚而易懂的設計方式,解決了原先紐約地圖複雜難解識別的問題,成為資訊設計的經典之作,直到今日人仍不斷被討論參考。然而,與其說〈最理想的愛情─設計大師蕾拉與馬西摩維內利〉是一部談論設計的電影,你更可以說這是一部愛情電影。本片紀錄馬西摩維內利與妻子既是工作夥伴又是愛人的親密關係,長達五十年仍然歷久彌新的深刻愛情。



產品設計
〈伊姆斯: 建築師與畫家的天才二人組〉 *台灣首映
Eames: The Architect and the Painter
Jason Cohn, Bill Jersey / 2011 / US / 85min / English / Chinese subtitles
 The Atlantic
★引人入勝、讓人目不轉睛的故事!─英國觀察家報
★精雕細琢、具有深刻見解,對現代設計感興趣的人必看的一部電影 ─好萊塢記者報
★現在就是回顧這對充滿驚奇的已逝伊姆斯夫婦最好時刻,而〈伊姆斯: 建築師與畫家的天才二人組〉 就是你最好的工具 ─洛杉磯時報

蕾與查爾斯伊姆斯這對夫婦被譽為最具影響力的美國設計師,亦是推動現代主義發展的重要旗手,代表作是20世紀中出產的膠合彎板及玻璃纖維家具,風格大膽、創新實驗,具現代流線感的簡約家具讓他們在設計路上獲獎無數。他們也涉獵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領域,如攝影、室內設計、多媒體、平面設計、電影及玩具,甚至是出產二戰時期傷兵使用的醫療夾板。但這些影響及夫婦的生平事蹟已漸漸為世人遺忘。〈伊姆斯: 建築師與畫家的天才二人組〉 為首部向蕾與查爾斯伊姆斯這兩位天才致敬的作品,由好萊塢演員詹姆斯法蘭科擔綱旁白,訪問這對夫妻的子女、同事,娓娓道來他們鮮為人知的人生故事。



插畫
〈童心未泯湯米‧溫格爾〉  *台北首映
Far Out Isn’t Far Enough: The Tomi Ungerer Story
Brad Bernstein / 2012 / US / 98 min / English and French / Chinese subtitles
★紐約時報評論嚴選必看佳片
★2013納什維爾影展最佳紀錄片、2012華沙國際影展觀眾票選最佳紀錄片

湯米•溫格爾曾被安徒生大獎評審團盛讚「兒童繪本創作世界的大巨人」, 作品充滿黑色幽默,擅長以尖銳諷刺的觀點和幽默詼諧的語言,提出對人性、教育、政治、社會現象各種看法。他的風格大膽、鮮豔、創新、叛逆又獨特,在他的繪本中,常隱藏血腥的情節來增加張力,這使他備受爭議,但在透過他獨特的觀察角度看世悲,往往又令你重新思考然後會心一笑。

除了繪本創作,他也曾替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為電影〈奇愛博士〉繪製海報,繪製反越戰海報表達和平理念,廣告、雕塑、甚至是建築設計也難不得他,多面向的工作生涯使得他難以被歸類。湯米•溫格爾根本是設計界的明星,但他卻在中年選擇遠離城囂定居鄉間,白天與大自然相處靜思觀察,晚上投入工作專心作畫。〈童心未泯湯米‧溫格爾〉將讓你看到湯米‧溫格爾前瞻的思考模式及絢爛飽滿又恬淡的一生。



普普藝術/街頭藝術
〈光之子:尚米榭‧巴斯奇亞〉
Jean-Michel Basquiat: The Radiant Child
 美國 / 2010 / 88分鐘 / 英文 / 中文字幕 導演:Tarma Davis

★ 日舞影展、SXSW影展 官方正式觀摩片
★ 瑪丹娜曾說:「他是我唯一真正嫉妒的人。對這世界而言,他太纖細了。」

關於街頭浪子的傳奇一生。1986年,導演Tarma Davis拍攝了一段關於他朋友尚米榭‧巴斯奇亞的訪談。幾年之後,巴斯奇亞成為了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這段僅存關於他的影像紀錄,直到了20年後才問世。 巴斯奇亞出生於60年代紐約,高中輟學專於街頭創作,年僅28歲便吸毒過量致死。作品受到爵士bepop的影響,在極簡與概念藝術當道的80年代,展現出新表現主義風格蔚為一新,卻因身為黑人,一生受到許多誤解與種族歧視。導演勞勃馬歇爾曾替巴斯奇亞下過這樣的註解:「他因藝術而成名、因成名而聲名大噪、因聲名大噪成眾矢之的。」紐約時報評論此片忠實呈現80年代早期紐約的生猛原味,以及對於這位天才藝術家觸人心弦的見證。



當代藝術/攝影
〈我曾是辛蒂•雪曼的小白臉〉*台灣首映
Guest of Cindy Sherman
Tom Donahue, Paul Hasegawa-Overacker / 2008 / US / 88min / English / Chinese subtitles

★猶如被催眠一般令人目眩神迷 ─紐約雜誌
★這就是藝術!─綜藝報
★令人佩服、迷人、機智─紐約時報
★不多說…5顆星!─紐約權威報導 Time Out New York
★烏茲塔克電影節、墨爾本影展、翠貝卡影展..各大國際影展參展

史上最貴的攝影作品前十名,她的自拍照在拍賣會上喊價高達數百萬美金。她是辛蒂•雪曼,美國當代女攝影師與藝術家,她的攝影常以自己為主角,善用自己的身體來模擬各形各色女性的心理狀態,作品有著飽和的色彩,無意識的表情,以及濃妝和舞台般的燈光,前衛、粗糙又具時尚質感,顯現出非比尋常的魔力,總是讓人目不轉睛。

那麼,你知道在辛蒂•雪曼身邊,支持她創作的伴侶是誰嗎?獨立電視節目〈藝廊直擊〉製作人Paul Hasegawa-Overacker一向手持攝影機走遍紐約藝廊,捕捉當代藝術機制運作。在採訪女性意識強烈的辛蒂•雪曼之後,深受她創作的熱情與平易近人的個性吸引,兩人墜入愛河。只是,同在藝術領域工作的他,卻逐漸感到無力,共同進出開幕派對,媒體總是捕捉辛蒂•雪曼身影而對他視而不見...。〈我曾是辛蒂•雪曼的小白臉〉以戲謔與自我嘲諷的方式,誠實表白人性對自我認同的內在需求。同時,透過前伴侶 Paul 的貼身紀錄,我們也得以一窺辛蒂•雪曼攝影創作過程及生活化的一面。



建築
〈解構主義建築大師:雷姆‧庫哈斯〉 *台北首映
Rem Koolhaas: A Kind of Architect
Markus Heidingsfelder, Min Tesch / 2008 / Germany / 98min / English / Chinese subtitles
★「這是關於我的電影中,我唯一喜歡的一部。」─雷姆.庫哈斯

雷姆‧庫哈斯,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一個評價褒貶並存的建築師,被稱為這時代的「激進分子」。他建築創作以現代主義為基礎,融入超現實主義的概念與消費的社會意義,兼具解構主義的特徵與通俗文化的色彩。

庫哈斯勇於創新,敢於否定,理論與實務並重,對建築師的啟迪,不只是設計手法和理論的參照,更具價值的是他思考問題的方法。雷姆‧庫哈斯作品包括北京中央電視台、西雅圖中央圖書館、柏林荷蘭大使館、葡萄牙的卡薩音樂大廳等,包括預計103年完工的台北藝術中心也出自他的設計,可以說,雷姆.庫哈斯幾乎以他狂放的設計之手遮蓋住半個地球。對於城市的文化與生活,他以社會學家的思維去深入探查。他是一位另類的建築師,更是我們必須要深入了解的建築大師。



都市計劃
〈全球都被都市化〉 *台灣首映
Urbanized
Gary Hustwitt / 2011 / US / 85min / English / Chinese subtitles
★導演利用本片讓觀眾重新反思城市人口爆炸問題的迫切性─芝加哥讀者報
★以全觀的角度一覽我們賴以維生的擁擠都市生活 ─芝加哥太陽報
★如同被一群專業、富有熱誠的教授們上了一堂生動活潑的課 ─紐約時報
★多倫多影展、CPH:Dox 紀錄片影展參展

城市設計如同城市的語言。〈全球都被都市化〉描述城市設計背後的問題與策略。當你走上街,你看到的每樣東西都是經過設計,但當城市經歷爆炸性的成長過程,一些東西正在慢慢消失。住房供需平衡、人口遷移、公共空間、公民參與、經濟發展,以及環境政策等各項挑戰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
 
導演Gary Hustwit結合學者、當地居民、行動主義者、藝術家訪問,並向擁有建築界畢卡索美譽的巴西建築之父Oscar Niemeyer、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得主荷蘭建築巨擘Rem Koolhaas、英國現代主義國寶建築大師Norman Foster提出詢問,「我們究竟該怎麼做?」如何以設計思考解決城市發展議題。本片透過不同角度了解城市設計,並且帶領你一次走訪紐約、巴黎、北京、哥本哈根、里約熱內盧等國際各大城市。



策展人的話
A Word from the Curator

去年第一屆的城市遊牧設計影展後,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做設計影展?」為防其實他們問的是「設計這回事有重要到得辦個影展嗎?」所以我就直說了:沒錯,設計非常重要。1932年,紐約當代藝術館成立了建築與設計策展部門,置身超過八十年後的現在,我們能大膽地說這是一門重要的研究領域。更甚,城市遊牧設計影展也並非世界上第一個「設計影展」。但如果大家問到「身為一個影展策展人,你是否對這議題特別有興趣?」我會說,那是因為我關注藝術,大學時期也研究藝術,也從未將「城市遊牧」單純地視為影展,而是一個「充滿創意的平台」。現在,成了台灣設計師週的一部份,這是個獨一無二的機會,讓我們從美學、生活、設計作品、藝術家及建築的角度,創造一次集中議題的影展。

影片的內容當然是陣容堅強。自從2007年〈設計三部曲〉 的首部曲〈Helvetica〉 打頭陣推出後,與設計和建築相關的絕佳紀錄片如雨後春筍冒出;同一時期,不只是「設計類紀錄片」,還包含各種類型的紀錄片導演,在敘事結構上都更加精進,並且開始仿效與好萊塢及類型電影的手法。今年的設計影展中,各位能看到紀錄片中的浪漫愛情喜劇、悲壯人物傳記以及黑色電影(film noir),同時也能仔細檢視上世紀最重要的視覺創意。我發現觀眾其實能輕易地與這類型影片有所連結,但奇怪的是,台灣鮮有影展映演這些影片。台灣的大型影展多年來一直有大篇幅的搖滾類型影片,卻對於重要性日益增加的藝術、設計以及其他創意領域的影片鮮有著墨。事實上,創意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已然十分龐大且日益增長,一般人以藝術家或建築師為偶像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尤其在美國,影像工作者開始對藝術家、設計師開始有興趣,將這些故事以更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所以是的,我們當然要辦設計影展。

今年的設計影展中,有兩部影片介紹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現代派設計師,是夫妻檔的蕾與查爾斯伊姆斯,以及蕾拉與馬西摩維內利。如果你曾在IKEA買過任何東西,就一定感受過他們所遺留下來的影響,同時也會為這兩對夫妻分別結褵37年及超過50年所感動。當代藝術家的生命相較而下就更多采多姿,沒幾個人能維持長久的婚姻。一部記錄辛蒂雪曼這位現存最昂貴當代藝術家之一的紀錄片,就是由被她拋棄的前男友擔任製片,講述五年的過往情史。順道一提,辛蒂雪曼發明了自拍照,每個女生在Instagram上發表自己的照片都得歸功於她。另外還有尚米榭巴斯奇亞,從塗鴉藝術家變成安迪沃荷的超級好友,最後在28歲時死於用藥過量。插畫家湯米溫格爾倒是活得比較久,但卻因為他的情色卡通遭到美國出版業放逐。和設計師比起來,藝術家的生活還更精采刺激而動盪。

說到正經的東西,就不得不提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的片,他在士林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也正在興建中。庫哈斯亦與四十位世界知名建築師一同出現於影片〈全球都被都市化〉中,該片一定會是各位見過都市計畫議題,甚至是人類命運類型影片中,最具前衛思考特質的一部。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觀眾把這些影片單純地視為影片,發現它們有趣、感動、知性以及刺激思考的面向,因為這就是這些影片的本質。除此之外,我期待這些影片能改變一些對於設計常見的誤解。「設計」常被以務實的角度檢視,尤其是在商人及政治人物眼中,常單純地把設計視為一種工藝、或是一種銷售的手法,這絕對是天大的謬誤。法國評論家賈克宏西耶提到設計是一種「藉由文字、形式和定義的組合…是能夠被看見、被思考的某種結構或物質世界的存在形式。」換言之,設計是我們看待世界、統整社會、決定你我身為人類價值的程序之一。我期待這些影片能為台灣設計界帶來對於這些價值,以及如何為未來塑造價值的討論。


共1張,點擊放大觀看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海報1

共33張,點擊放大觀看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1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2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3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4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5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6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7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8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9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10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11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12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13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14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15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16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17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18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19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20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21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22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23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24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25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26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27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28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29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30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31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32
  • 2013第二屆設計影展X城市遊牧  劇照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