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話題》賈伯斯

   

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傳奇人生首次搬上大銀幕。

 
只要一個人就能掀起革命。這是史蒂夫賈伯斯的精彩故事,這位原創的革新者與開拓性的企業家不會讓任何事物阻擋他的大業。本片講的是賈伯斯精彩而多變的生活,他殺出一條血路,並永遠改變了科技與世界。
 
【賈伯斯】(Jobs)描述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艾希頓庫奇 飾演)傳奇的一生,影片從賈伯斯的青少年時期展開,大學時期他叛逆、休學,去印度靈修,21歲回國之後和死黨沃茲尼克(賈許蓋德 飾演),在自家車庫創立蘋果電腦,不到30歲就成了億萬富翁,演進到1985年他被自己一手創立的蘋果踢出家門,出走後創立了Next和皮克斯動畫公司、結婚生子,到1996年被當時已岌岌可危的蘋果延攬,重掌大權,直到2001年發表令世人驚艷的i pod為止,影片忠實呈現賈伯斯16-46歲(1971-1991年)橫跨30年的傳奇人生。
 
 
啟發人心的故事
 
 
「史蒂夫賈伯斯出身中低階級家庭,他與史蒂夫沃茲尼克在車庫創業,最後完全改變世人日常生活的運作方式,這個故事發人深省,」編劇兼導演的喬舒亞麥可史坦(Joshua Michael Stern)說,「這在在道出革新精神與一心想達成別人認為不可能之事。」
製片馬克休姆(Mark Hulme)決心要精準描述賈伯斯創辦蘋果的生平與事蹟,於是找來一群人員仔細研究了成堆的公開紀錄、訪談與報導。同時間,麥特懷特利(Matt Whiteley)個人則訪談了無數蘋果的員工以及在其他公司與賈伯斯合作過的人。
 
有了這些精細的研究做為後盾,懷特利著手進行這個獨特的美國成功故事。2011年10月,他正寫得如火如荼時,賈伯斯過世的消息令全世界哀悼。到了2011年底,懷特利的鉅細靡遺的【賈伯斯】劇本已經超過250頁,約莫是標準劇情片劇本的兩倍。在接下來幾個月,懷特利將故事修飾成大約兩小時的電影,聚焦於賈伯斯生涯的重大時刻,以及幫助他成為美國史上最具影響力企業家的那些人與事。
 
「史蒂夫賈伯斯非常了解大局,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懷特利說,「大部分的人只會看到想到眼前與當下,賈伯斯卻能看到10到15年後的趨勢。我不懂他怎麼能布局未來,但這絕對是他天才的偉大根基之一。」
懷特利選擇將焦點擺在賈伯斯20出頭到40幾歲的人生時期,當時他突破極大的障礙創辦蘋果,接著失去公司的掌控權,最後又回到蘋果,帶領公司走向歷史高峰。
 
 
對史坦來說,這個劇本幾乎是莎士比亞等級,記錄了這位有抱負的領導人早期的成就、退敗、之後的放逐,最後得到救贖。「這是多數人所不知道的時期,」導演史坦於2012年初積極簽下這部電影,他說,「很多人不知道在第一部iMac問世之前,賈伯斯經歷了哪些事。多年來,他純粹靠著一股決心,幫助他達成這份成就。這當然還要加上史蒂夫沃茲尼克等人的鬼才。」
 
電影團隊碰到的一大挑戰是要精準描繪這個生性神秘的男人,史坦說,「很少人真正了解這個人。他是傳奇、非常一心一意,脾氣卻反覆無常。所以讓故事進行下去卻不去推測他的動機是很大的挑戰。」
 
史坦還知道雖然賈伯斯是創先的商業偶像與魅力十足的公眾人物,但這部電影最後想要引起觀眾共鳴,他就必須在銀幕上栩栩如生。「不管角色是誰,演員都必須在電影裡將他演活。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避免去訴說一個神話般男人的故事,只去說一個成就大業並啟發人心的男人的事蹟。這個人跌破大家眼鏡,推出從未存在的產品。它現在已經成為世人文化的一部分,我們無法想像沒有它的生活,這就是史蒂夫賈伯斯的故事。」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3年9月號5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