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政治名人傳記正夯

   

 

儘管2012年因馬雅曆法而被視為是地球面臨大災難,或甚至是世界末日的關鍵時刻,但對全世界多個國家來說,今年碰巧也是舉行總統大選的政治關鍵年。包括已經在一月中完成大選的台灣,接下來還有尚未開跑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的俄羅斯在三月的大選,必須在四、五月進行兩輪選舉的法國、七月的墨西哥以及本年度全球政治界的重頭戲: 十一月的美國大選…等重要的政治選舉。


這股在全球流竄的政治熱,也讓好萊塢嗅到了商機,多家電影公司不約而同推出了以政治人物為主角的電影新作,讓今年奧斯卡悄悄染上一層政治色彩;另一方面,也讓美國的政治界感染些許的好萊塢氣息,像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紐特金瑞奇(Newt Gingrich)就直言,希望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能夠在電影中演出自己…。


但是說起將政治人物傳記改編搬上大銀幕的風潮,在好萊塢可說是其來有自。政治人物傳記電影之所以能行之有年,主因就是此類型電影通常會呈現出勵志、正向又具有歷史意義與角度的特質;此外,此類優質電影向來擁有固定高品味的支持者,演出真實人物的演員向來都是電影圈內備受肯定的一員,往往也能憑此而入主奧斯卡。


就純粹觀賞電影作品的觀眾來說,政治人物的一生除了檯面上看得到的競爭,檯面下的角力更是編劇可以大做文章的重點。所謂改編傳記,說穿了也就是利用加油添醋的戲劇張力來鋪陳劇情,進一步帶領觀眾了解到忠於事實的詮釋,另一方面同時也滿足了對公眾人物的偷窺慾。


美國以外政治領袖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瑪格麗特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1925/10/13-),是英國首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女性首相與黨魁(保守黨),執政的11年期間,共獲得三次選舉勝利,以鐵腕手段整治英國政經社會,打壓勞方、與北愛爾蘭軍宣戰、反對加入歐盟…等等政治策略,讓俄國人給了她一個「鐵娘子」的暱稱。


在電影中,好萊塢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維妙維肖地演繹出柴契爾夫人從中年到老年的歷程,口音、臉部表情到舉手投足,鏡頭一拉遠,幾乎會讓人錯覺是柴契爾本人在紀錄片中的身影。


【以愛之名:翁山蘇姬】The Lady
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1945/6/19-)是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的創辦人兼總書記,追隨父親遺志決意帶領緬甸走向民主自由。為此她犧牲了自己個人的人生,在被緬甸軍政府多次軟禁家中的15年間,無緣與先生及兩個兒子見面;2010年緬甸大選後終於獲得釋放。翁山蘇姬曾於199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亞洲功夫女星楊紫瓊,在片中詮釋翁山蘇姬,除了外型上的東南亞人相似(楊紫瓊出生於馬來西亞),楊紫瓊更在片中下足苦功詮釋這位看似弱不禁風但卻是緬甸最多人追隨的女領袖。


【征服】La conquête
尼可拉薩柯奇(Nicolas Sarkozy,1955/1/28-),2007年5月17日正
式就任法國第23屆總統,目前依然在位,並且面臨5年一度的總統大選連任
挑戰。薩柯奇是匈牙利裔,擁有匈牙利、希臘和猶太血統,曾經擔任右派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主席。個人作風強烈,執政以來民眾反應兩極。


曾入圍凱薩獎的法國男星丹尼斯波達理戴斯(Denis Podalydés)在這部片中飾演薩柯奇在2007年投入選戰的政治幕後手段,以及儘管篤定當選為下一任總統,但開票當天,太太卻依然選擇離去的個人心路歷程。


【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
又是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重量級領袖,尼爾森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18/7/18-)因領導反種族隔離政策被當時政府羅織入獄,在羅本島的監獄中度過27年的牢獄歲月。1990年2月11日出獄後,曼德拉致力於推動種族和諧,並於1994年當選南非首位黑人總統,成功地讓南非從種族仇視轉變成多元融合社會。


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在片中詮釋曼德拉出獄後努力弭平種族仇視、到當選總統,再到利用南非舉行世界盃的體育盛事進一步修補黑白種族之間的裂縫的過程。

 

【切:28歲的革命】【切:39歲的告別信】
Che: Part One & Two
本名艾尼斯托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1928/6/14-1967/10/9)的切格瓦拉,傳奇的一生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肖像兼具文化與時尚象徵,更是因為他以一己之身挺身帶領南美洲國家對抗美帝主義,並且成功將美國勢力趕出古巴,讓共產主義革命精神在南美洲第三世界國家中生根萌芽,進而成為左翼運動的英雄。


在這兩部電影中,西班牙影帝班尼西歐戴托洛(Benicio Del Toro)演出切格瓦拉從50年代決心改革國家,到最終改革失敗而被陰謀槍殺的革命歷程。


【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伊迪阿明(Idi Amin,1920年代-2003/8/16),烏干達著名的獨裁狂人,在位期間長達8年,奉行恐怖高壓政治手段的他,為了一己之利,屠殺了至少數十萬的烏干達平民,當中也包括了他視為對手的政敵。阿明生性多疑、喜怒無常,自封為蘇格蘭的最後一位國王,這也成為電影的片名。


好萊塢黑人演員佛瑞斯懷塔克(Forest Whitaker)在片中飾演伊迪阿明,時而暴虐、時而豪爽,將這位一生殺人無數的狂魔領袖詮釋得入木三分,也憑此角拿下當年奧斯卡影帝一獎。


【帝國毀滅】Downfall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4/20-1945/4/30)恐怕是20世紀最惡名昭彰的政治領袖,他的崛起不僅是讓德國一手主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手下的納粹黨更是將歐陸的猶太人摧殘到幾近滅絕的慘境。以他為主題的電視影集、電影作品、小說或漫畫更是不在少數。
本片由德國影帝布魯諾甘斯(Bruno Ganz)詮釋這位殺人不眨眼的瘋狂領袖,但不同於西方世界一昧醜化,片中對希特勒具有更為人性化的描述,忠於史實與根於人性的手法,也讓本片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甘地】Gandhi
穆罕達斯卡拉姆錢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10/2-1948/1/30) , 又被尊稱為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是帶領印度以和平方式向英國取得獨立,讓印度得以脫離英國多年來的殖民統治,成為獨立國家的偉大領袖。他的和平革命也影響了之
後的曼德拉、馬丁路德等民運人士。


1982年,英國演技派男星班金斯利(Ben Kingsley)在片中飾演聖雄甘地一角,儘管事前引發「為何由白人演員詮釋印度聖人」的爭議,但金斯利卻能以技服人,維妙維肖的演出不僅感動了印度觀眾,也讓他拿下奧斯卡影帝獎。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2年3月號5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