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專訪》【飲食男女—好遠又好近】導演曹瑞原

   

從蔬食中體驗純粹、簡單的生活觀

 

十七年前,由徐立功監製、李安執導的【飲食男女】獲得空前大成功,不但入圍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在美國更以藝術院線上映模式創下729萬美金〈約台幣2.1億〉的高票房。一手催生此片的徐立功一直想拍攝續集,幾年前他因緣際會認識了作家蘇小歡,對方向他宣導蔬食、環保的飲食概念,這讓徐立功產生了拍攝以蔬食料理為主題的【飲食男女—好遠又好近】的靈感。1994年的【飲食男女】設定了一個老爸加上3個女兒的故事,2012年由歸亞蕾、曾江、藍正龍、霍思燕、張孝全合演的【飲食男女—好遠又好近】則以一個老爸加上兩個女兒,分別代表三個不同世代的愛情觀。


導演曹瑞原以公視連續劇「孽子」獲得好評,之後執導的「孤戀花」也得廣大迴響。他說李安執導的【飲食男女】成績輝煌,他不奢求超越,只希望兩部電影在不同時代的時間軸上能相互輝映。


問:看到劇本時最吸引你的部份是什麼?


曹瑞原:當然一開始我也很擔心是不是只是重新複製【飲食男女】,但其實並不是。這個劇本最吸引我的地方,最主要是它用一個非常簡單、自然、健康的蔬食概念來隱喻老廚師的愛情,我覺得這個連結很恰當,加上這幾年來看到地球的變動,我覺得在這個時候拍攝這樣的題材應該是很好的時機。另外就是最近這十年來兩岸的往來越來越頻繁,我覺得跟1949年有關的故事題材會越來越多人拍,可是這種題材很容易變成一個比較悲劇性、歷史包袱比較沉重的電影,而這個劇本用比較輕鬆、不著痕跡的方式帶我們進入這樣一對戀人的生命當中,然後再看到過去那一代的分離,我覺得是一個很棒的方式。如果說李安拍攝的【飲食男女】,是以食慾、情慾、性慾,去解構當時世間男女與社會、家庭關係,這次的【飲食男女-好遠又好近】,則以蔬食的簡單、自然、純粹,去隱喻一段長久等待的愛情,而這樣的純粹等待,也影響了這個世代年輕男女原本騷亂的情感價值觀。


問:劇本裡原本就是以杭州為故事背景嗎?


曹瑞原:劇本裡對故事發生的場景很模糊,原本考慮過上海、青島、蘇州,後來北京的同事建議我們去杭州看看,我去繞了一圈之後發現真的還不錯,杭州有一種比較恬靜、隱藏的美感,跟這個老師傅的心情和他處理的蔬食還有這個故事的主軸都蠻對味的,所以後來就決定在杭州拍。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2年3月號5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