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第三個願望】導演黃銘正&演員吳慷仁

   

真正的愛是奉獻是犧牲

 

由吳慷仁與曾愷玹合演的新片【第三個願望】,敘述一對相依為命的果農父子,離婚的妻子突然回來想帶走兒子,父親萬分不願意,但此時父親發現自己罹患了俗稱「漸凍人」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三個願望】的導演黃銘正曾以【野麻雀】獲得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以及台北電影獎非商業映演類劇情片首獎,過去的作品都以黑色幽默的題材居多,這次他希望以商業片的形式講一個父子親情的故事。


問:這個劇本最吸引你的部份是什麼?


黃銘正導演:第一次看到劇本時就很感動,我記得我就掉眼淚了,其實它有幾個東西觸動到我,一個是父子親情,一個是我還蠻關心的農業的題材,它在講有機農業,不過有機農業的部份在劇本裡還是比較淡,主要還是以父子感情的戲為主。我跟這位編劇以前合作過公共電視的影片,他的作品事實上一直講的都是「什麼是家?」這個主題,我覺得也蠻有趣的,在這個劇本裡也可以看到他還是在提出同樣的問題,什麼才是可以把人跟人之間連結在一起的東西,是血緣嗎?是家嗎?還是愛?我看了劇本就還蠻感動的。因為我自己也有個小孩,跟劇中的小孩年紀差不多大,我投射了很多我自己跟我小孩的狀態在裡面。


問:慷仁演這部電影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吳慷仁:減肥吧!那時候要減到60公斤,時間又很趕,在開拍前大概才給了五天的時間去減肥、曬黑,把自己轉變成不修邊幅憔悴的農夫模樣。如果給我一個月的時間,可能會更好。


問:慷仁和片中的兒子如何培養感情?


吳慷仁:就把他帶回家,常來我家玩,常常通電話,有時候住在我家一起睡覺,自然而然就會有那種父子的感覺。


問:電影到了後半段,慷仁的角色發現自己罹患了俗稱「漸凍人」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如何揣摩「漸凍人」的肢體症狀?
吳慷仁:開拍前導演跟我有去拜訪過漸凍人協會的病友兩三次,其實很難真正去揣摩他們的狀況,因為雖然他們的病症都是從四肢無力開始導致行動不便,但是每個人走路的方式狀況不太一樣,後來我還是覺得找一個自己認為最符合的方式去演就好了。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2年3月號5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