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專訪》【追愛】導演劉怡明

   

跨越兩岸的尋愛旅程

 

台裔旅美導演劉怡明畢業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戲劇系,並獲UCLA(洛杉磯加州大學)電影電視製作碩士,曾任李安長片處女作【推手】製片,並先後與【紅高粱】導演張藝謀、【臥虎藏龍】製片人徐立功等華語知名電影人合作,以及參與多部好萊塢電影製作,是台灣中生代最知名的女導演之一。


劉怡明在美國就學期間,即展現出專業電影人的才華,短片【彷徨】曾獲台灣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首獎;【無聲勝有聲】則獲美國影藝學院學生金像獎佳作、並奪下UCLA最佳女導演。1992年她為李安執導的電影【推手】擔任製片,不僅統籌現場更身兼錄音、並且參與演出,一人勝任多職的能力頗得當時電影製片人徐立功的讚賞。


1995年,劉怡明將旅美作家李黎的小說《袋鼠男人》改編搬上大銀幕,這部以一對不孕夫妻採用科學方法、找來一個「代理孕父」為其生小孩的故事,推出後在當時電影圈引起了極大迴響。


1999年由金素梅、葉全真、天心以及王月主演的電影【女湯】,則是劉怡明審視當時台灣社會現況後,再度推出的叫好力作。這部以四個女性面對感情的不同態度,探討現代女性情慾與女性角色變化的電影,後來成為九十年代台灣女性藝術創作風潮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電影並先後參與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棕櫚灘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國際知名影展,並且廣獲好評。


沉潛多年之後,劉怡明再度執導浪漫愛情公路電影【追愛】,憑藉在電影圈打拼多年的好人脈,不僅邀請到當年一手提拔李安的台灣電影界大老徐立功出任監製,更找來【推手】金馬獎攝影林良忠、以及【阮玲玉】首席編劇邱剛健聯袂助陣,主要演員包括應采兒、佟大為、勾峰、柯素雲。【追愛】敘述一個橫跨海峽兩岸的尋愛故事,隨著女主角的旅程一路由台北開始,穿過長城嘉峪關、陝北窯洞、寧夏銀川回族自治區以及戈壁沙漠後,最後在蒙古草原上開出愛情果實,完美揉合了浪漫無敵的愛情與壯麗的江山景致,榮獲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更入選美國夏威夷國際影展觀摩電影單元。


在電影【追愛】中,女主角為了幫父親完成心願尋找當年的初戀情人,展開了一段跨越2000公里的異鄉之旅。而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導演劉怡明也意外接下替自己母親尋找初戀情人的重責大任。導演劉怡明說在她爸爸過世後,有一天她的母親突然跟她說:『妳在北京,幫我找找一個叫張秀杰的人。』,原來張秀杰是劉怡明導演的母親十七、八歲的時候在大陸的初戀情人,後來因故分手,接著劉怡明導演的母親就來到台灣,彼此斷了音訊。因此,劉怡明導演特別在【追愛】的片尾打上尋人啟事,希望為母親找到張秀杰。雖然到現在還沒有任何消息,但劉怡明導演仍然不放棄希望。


橫跨2000公里的旅行


問:這部電影的構想從何而來?


劉怡明導演:其實這部電影也籌備了蠻久了,我拍完【女湯】之後,有一天跟我的好朋也是有名的編劇邱剛健聊天,他說想寫一個台灣女孩走長城的故事,我覺得這個故事有點公路電影的感覺,可能那時候我對大陸也很好奇,就很有興趣。後來因為我先生到北京電影學院教書,所以我就趁這個機會實際去長城走了好幾個段落,就漸漸把這個劇本弄出來。至於我為什麼對這個題材有興趣,一方面當然是希望能夠照顧到比較大的華語片市場,這個題材除了在台灣,在海外以及大陸也都可以吸引觀眾;另一方面可能因為我是外省第二代,小時候常感覺到爸爸懷念老家的那種心情,那是我很想表達的情懷吧!所以裡面有很多家庭的因素,也有我對大陸的好奇。


問:導演特別偏愛公路電影嗎?


劉怡明導演:對,我一向很喜歡公路電影。我是很喜歡旅行的人,我以前在二十幾歲在美國唸書的時候就背著背包到歐洲自助旅行了三個月,給了我很多經驗和信心。


問:如何選擇片中的場景?


劉怡明導演:邱剛健是希望藉由這個故事尋找長城,尋找文化的根源,所以當初我們想既然要拍長城,就要對長城有多一點了解,所以我花了很大的工夫,從北京坐火車到最西的嘉峪關,然後從嘉峪關一路慢慢地開回來,希望找到最適合拍攝的場景,所以從嘉峪關經過河西走廊的沙漠,然後到寧夏銀川、甘肅、內蒙古、山西、陜西,這些地方都是在幾次不同的旅行中去的。後來我到了山西的雁門關,因為我小時候很喜歡看楊家將還有四郎探母的故事,所以對楊家將與遼兵大戰的雁門關很好奇,當地的導遊帶我去看了雁門關之後,問我要不要去看看山下的一個村子,他說當年的楊家將有很多後代就住在那個村子裡,於是我就跟導遊去了那個村子,一進到那個村子之後,我就覺得好棒,就決定把這個村子做為片中女主角爸爸的老家。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2年3月號5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