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漫畫超級英雄北美票房前20大

   

 

盤踞北美票房排行前20名的作品,在接下來的2012與2013年幾乎都有新作品推出,有的是趁勝追擊,像是穩站排行榜冠軍的蝙蝠俠;有些則是多位主角同台演出-包括美國隊長、鋼鐵人、雷神索爾、綠巨人浩克組成了復仇者聯盟;也有改頭換面推出全新前傳性質的,如:蜘蛛人與超人;還有衍生出其它旁支系列作品的X戰警…等等。


事實上,漫畫超級英雄改編搬上大銀幕的製作其來有自,早在收音機廣播節目當道的30年代,就曾經多次將漫畫改編成廣播劇,像是「青蜂俠」;而到了40、50年代,多部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視劇成為當時的娛樂主流,包括電視影集「超人」、「蝙蝠俠」、「綠巨人浩克」;最終來到了現代娛樂主流-電影媒介,第一部漫畫超級英雄改編的電影出現在1941年-改編自DC漫畫的【驚奇隊長】,當然,掀起一波好萊塢改編超級英雄漫畫風潮的,則是1978年轟動全球、由克里斯多夫李維主演的【超人第一集】。


超級漫畫改編的科幻動作類型片,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電影人心目中的金雞母,最大的理由當然是他們的基本盤早已盤根錯節地紮根、或有甚者更可說是內化於美國文化之中,所以無論是Marvel漫威系統、DC系統或是法蘭克米勒以及其他具知名度的漫畫出版社…,將成功的漫畫改編搬上大銀幕,某種程度上絕對是等同於收益保證(當然,失敗的例子也是有,只是相較之下,成功的機率的確是滿高的)。


也因此,80、90年代一度盛行一時的漫畫超級英雄改編電影,儘管到了90年代晚期已稍顯頹勢,但是對於堅信漫畫超級英雄無所不能的好萊塢人而言,只要能拍出新世代感的新種改編作品,絕對能再創漫畫改編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於是,2000年以降,好萊塢流行起重拍漫畫超級英雄的新風潮,賦與這些舊時漫畫英雄全新的面貌(抹去舊片中強調的卡通風格、加入寫實的人性黑暗面),同時在日新月異的尖端電腦特效技術輔助下,一個又一個的全新超級吸金英雄角色,就這樣重新在新世紀中找到屬於他們的全新舞台。
註:票房數字參考MOJO



1【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2008
製作成本:1億8千5百萬美金
北美票房:5億3千3百萬美金
全球票房:10億美金
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
主角: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
【黑暗騎士】是導演諾蘭與男主角貝爾繼第一集成功翻新蝙蝠俠的銀幕形象後的二度合作。在第二集中,希斯萊傑所
詮釋的小丑可說是全片的亮點,不僅讓早逝的他拿下一座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更是將本片拱上此類型電影的票房冠軍!



2【蜘蛛人】Spider-Man, 2002
製作成本:1億3千9百萬美金
北美票房:4億3百萬美金
全球票房:8億2千1百萬美金
導演:山姆雷米Sam Raimi
主角: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
由導演山姆雷米執導、陶比麥奎爾演出的新版【蜘蛛人】,藉由全新的攝影技術以及電腦特效,將蜘蛛人飛天遁地的特殊超能力發揮到極端,也讓觀眾體驗到有別以往的刺激又動感的娛樂效果,成功在全球賣出超過8億美金的驚人票房。



3【蜘蛛人2】Spider-Man 2, 2004
製作成本:2億美金
北美票房:3億7千3百萬美金
全球票房:7億8千3百萬美金
導演:山姆雷米Sam Raimi
主角: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
導演雷米這回將焦點集中在蜘蛛人與彼得的雙重身份拉鋸上,以彼得面對外在環境與內在情感的掙扎作為劇情發展主軸,讓在此類型電影中向來佔有極重要分量的反派角色以及電腦特效,雙雙成了陪襯的大配角,毫無狗尾續貂之弊。



4【蜘蛛人3】Spider-Man 3, 2007
製作成本:2億5千8百萬美金
北美票房:3億3千6百萬美金
全球票房:8億9千萬美金
導演:山姆雷米Sam Raimi
主角: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
可以接連佔住票房排行的第2、3、4名,就足以證明此系列電影的票房號召力有多驚人!儘管帳面上看起來是一集不如一集,但分而論之,每一集卻都是能在全球票房收益多達近6億美金的成功作品,這系列絕對是一隻會生金蛋的金雞母。



5【鋼鐵人】Iron Man, 2008
製作成本:2億美金
北美票房:3億1千2百萬美金
全球票房:6億2千3百萬美金
導演:強法瑞Jon Favreau
主角: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
導演與男主角的二度出手,儘管已經沒有第一集驚天動地的出場新鮮感,但是電影依然能在小勞勃道尼的強勢主導下,呈現出不亞於動作特效場面
的詼諧喜感,唯一美中不足的則是反派角色力道之輕,間接也讓電影的重量削弱不少。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2年4月號5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