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在困境中展現不平凡的生命力

   

─專訪【酷馬】導演王小棣&演員黃遠、鄭靚歆

 

 

王小棣導演的最新電影作品【酷馬】,原始劇本是陳耀圻導演根據真實事件編寫而成,幾年前陳耀圻導演交給了王小棣導演和監製黃黎明,經過黃黎明改寫之後,終於拍攝完成。【酷馬】的故事是敘述一個跟單親媽媽相依為命的年輕人酷馬,在一群飆車少年打群架的混亂之中意外被打成重傷不治,唯一能夠看見酷馬鬼魂的行兇少年糖果成為他跟實體世界唯一的連結,酷馬讓糖果看到了馬媽媽被悲憤淹沒的處境,糖果決定要幫酷馬跑完馬拉松。



拍出台灣小市民的故事



問:導演這幾年都忙於拍攝電視劇,【酷馬】這個劇本有什麼特別吸引導演的地方,讓導演想要拍成電影?


王小棣導演:一方面這是改編自一個真實事件,原來的事件聽了就蠻感動的。另外,編劇黃黎明寫了一個「通信兵」的想法在裡面,就是「幫生命寄一封信」這個概念,蠻吸引我的,大概在我拍【赴宴】那個時候,當時因為拍片需要請教了一些生態學者,慢慢就感染了一個觀念,慢慢就有這種感覺,譬如說路邊一朵小小的花,雖然只是開了一天,但是也開得很漂亮,你仔細看它的花瓣,顏色還會有深淺漸層。經過他們的指導後,會覺得生命就像是一場宴會一樣,我們大家都被邀來,即使是一隻鳥、一條蟲,都是用它最美麗的生命形式出現,所以其實每個生命都有他美麗的生命力要展現。我們常常會想,活著到底是為什麼?我覺得生命就像是一場盛宴,你參加了這場盛宴,就要盛裝出席、全力以赴。當我看到黃黎明寫的這個「通信兵─幫生命寄一封信」的想法,就覺得跟我的想法很接近,我很希望能藉著這部電影呈現這個想法給觀眾。


另外,我覺得台灣現在一定要盡量把自己的故事拍出來,我一直自認為是社會主義者,拍片是一種社會運動,像原來事件的受害者的媽媽,甚至那個受害的男孩子,我想把他們的故事說出來。


問:兩位主角都很年輕而且都是第一次演戲,請問導演是怎麼找到他們?

王小棣導演:男孩子黃遠是我們本來就認識的,覺得他可能蠻適合,但我們也面試了好幾個男孩子。女孩子這個角色更難選了,可以說接近海選,我們也有透過網路,到處去找,鄭靚歆前後一共來面試了三次,我記得她第一次來的時候,要她做什麼她都摀著嘴笑,就像個小孩子,其實我們也會擔心,因為工作很辛苦,我們也看得出來她還是塊璞玉,很生澀,年紀又那麼小,如果拍片現場的氣氛很緊張,怕對她會不好,所以就請她回去,想再找看看其他的人選,找了很久以後,又請她再來試鏡一次,然後又找了很多人之後,又再請她再來一次,最後覺得這角色最重要的就是她的稚氣,於是就決定用她了。後來我們想想其實從【魔法阿媽】到【擁抱大白熊】到【酷馬】,有點像是我們的「魔幻童真三部曲」,我覺得孩子氣是很重要的事。

 

問:兩位主要演員在開拍之前有做特別的表演訓練嗎?


王小棣導演:有上表演課,還有體能訓練,馬拉松跑步課,女孩子還有上跆拳道課。

問:在這次整個拍攝過程裡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王小棣導演:特效!做特效的部份花了很長的時間,一個鏡頭要拍四次,除了拉特效合成布幕、演員的位置、時間的配合還要注意之外,我們還有一些戶外的鏡頭,光線也要吻合。拍需要後製特效合成的戲是最困難的。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9月號5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