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禁區】科幻導演與好萊塢兩大巨星麥特戴蒙、茱蒂佛斯特合作科幻新作。
公元2154年,人類分為兩大類:一是住在名為“極樂世界”的軌道式太空站的富豪族群,另一類則是被迫居住在過度污染的地球的貧民,這些窮人除了面臨永遠無法翻身的貧窮及惡劣環境,更要想辦法逃離每天不斷上演的殘暴犯罪事件。而在極樂世界官僚體系的嚴密監控下,地球上的人類從來沒有成功闖進“極樂世界”太空站。
一天,前罪犯麥克斯(麥特戴蒙 飾演)因職場意外而全身暴露於輻射線,只剩下5天可活的他,唯一的生存機會就是硬闖極樂世界,接受先進醫療艙的醫療,而這個決定也讓他槓上了極樂世界的官方權威-羅德絲(茱蒂佛斯特 飾演)。為了維護極樂世界的安全純淨環境,羅德絲派出了得力助手克魯格(沙托卡普利 飾演)及其團隊,全力阻殺麥克斯!
南非科幻奇才導演新作
科幻動作劇情片【極樂世界】(Elysium)是南非裔導演尼爾布隆坎普(Neill Blomkamp)繼2009年在全球大放異彩的科幻劇情片【第九禁區】(District 9)後又一全新科幻創作。
【第九禁區】是布隆坎普個人執導的電影長片,在這部描述南非驅趕居住在第九禁區的外星難民的科幻電影中,身兼共同編劇與導演兩職的布隆坎普,僅僅花了3千萬美金就拍出爆炸性的震撼力(巧妙地將南非種族隔離政策植入科幻類型片)以及不輸給好萊塢億萬大片的視覺效果(視覺特效與剪輯雙雙入圍奧斯卡)。原本只計畫在美國聖地牙哥動漫展舉行兩場見面會的試水溫活動,最後卻變成受邀到全美十幾座大城市宣傳、甚至還前往日本進行國際宣傳的行程!【第九禁區】最終在全球賣出了超過2億1千萬美金的驚人票房,更一舉入圍了四項奧斯卡獎,同時也讓編導布隆坎普以及飾演男主角的南非演員沙托卡普利(Sharlto Copley)一炮而紅。
花了三年的時間,布隆坎普終於再度推出自編自導新作-他個人最喜愛的科幻動作類型片【極樂世界】。
延續【第九禁區】中對政治社經議題的指涉,這回布隆坎普依舊在新作中觸及全球日益嚴重的共通性社經問題-貧富差距極度擴大的M型化社會現象,不過這並非他寫劇本時刻意置入的點子,「其實從結果論來看,【極樂世界】的確是帶有批判貧富差距問題的精神,但是一開始我只是在思考,一百年後的地球到底會變成什麼樣?人類的生活又是如何?然後就有了富人與窮人世界兩極化且完全隔離的想法,因為是科幻片,所以理所當然地就設定了讓富人族群居住在全新打造的純淨太空站,對比出已遭受嚴重汙染且成廢墟的貧瘠地球狀態。」編導布隆坎普繼續解釋自己的創作過程,「我並不是為了講政經問題才寫這個劇本,如果一開始我的想法是“我要寫一齣可以批判社會經濟問題的科幻片”,那我想這一定無法成功。我甚至可能沒意識到自己將貧富差距的議題放進劇本裡,直到電影開始拍攝之後,我才突然意識到“的確,這部電影裡有很多重要跟時事相關的政經議題;”而這類的重要議題也提供【極樂世界】更豐富的背景故事,讓它不同於一般只講求特效的科幻動作片。」
之所以會以貧富差距作為電影著主題,其實是與編導布隆坎普的個人生活體驗有密切關係。出生、成長於南非約翰尼斯堡,18歲那年從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移民到已開發的富裕國家加拿大,讓他在社經環境與文化上雙雙受到極大的衝擊,也讓布隆坎普在世界性的貧富差距上的認知比一般人更為深刻;加上他對科幻電影以及爆血漿的偏愛,造就出布隆坎普極為與眾不同的獨特科幻電影風格。
而相較於上次【第九禁區】只花了3千萬美金,這一回在好萊塢製片公司的投資下,【極樂世界】的總預算暴增到1億美金,對於執導如此大規模的電影,布隆坎普倒是覺得沒有什麼差別,「拍這部電影就跟拍【第九禁區】一樣開心,也許還是更加開心一些些,因為在其他製片方面相對來說真的比較穩定,不過我一點也不會被這樣的大陣仗嚇到。基本上,我這個導演當得相當輕鬆愜意,因為我有一群非常棒的幕前幕後工作人員。身為一個導演,你的工作真的十分有限。當大家開工時,你只能去拿杯咖啡,然後就是坐在小螢幕前看大家的演出了。」布隆坎普半開玩笑地表示。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3年7月號535期
更新日期: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