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本土劇中飾演壞女人耍狠的侯怡君首度挑戰大銀幕,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帶一片風景走】中詮釋罹患小腦萎縮症的病友,樸實催淚的演出讓觀眾認識到她不同於電視劇以及綜藝節目裡的另一面。
拍電影是她夢寐以求的機會,當初她一看到【帶一片風景走】的劇本就很感動,因為侯怡君自己的父親是視障,母親也因為車禍意外腦部受傷,所以對於這個敘述一位丈夫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腦萎妻子徒步環島的故事特別有感覺。
為了揣摩這個角色的肢體語言以及表情,侯怡君特別和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的輕重度病友以及他們的佳人見面聊天,也參與他們的復健療程見習,她表示很感謝這些病友都很熱情,都很願意協助她了解相關狀況。她也提到自己的母親對她演活這個角色色也有很大的幫助,她說母親在發生車禍後剛醒來的時候,因為傷到腦部所以表情和眼神跟罹患小腦萎縮症的病友很像。
談到詮釋小腦萎縮症病友最困難的部份,侯怡君說小腦萎縮症的病徵有很多種,而且不能天馬行空,是有事實根據,而在片中她還必須依照病情的循序發展在肢體上和表情上呈現不一樣的演出,最重要的是她必須學會如何用眼神演戲,其中聲音和咬字是最難詮釋的部份。侯怡君說她到電影已經拍了一半時都還對自己的演出不太有信心,心裡一直對自己的演出有個問號,直到有一天她和一些病友一起拍一場群戲,當時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的理事長以及秘書長也都在現場,他們都對侯怡君的演出非常讚賞,說她是現場最像病友的病友,其他的病友也都跟她說:『妳怎麼演的這麼像?』,病友她的這句話就像一種肯定,侯怡君說,基本上病友都不太去肯定別人,除非他們真的覺得很棒,從那天開始,侯怡君才對自己有信心,也開始覺得演得非常順。
在拍攝【帶一片風景走】的過程中,侯怡君說她覺得冥冥中一直受到保佑,幾乎每個鏡頭都一次OK,尤其是幾場崩潰痛哭的戲。侯怡君說希望【帶一片風景走】能喚醒大家對於罕見病的注意,也希望觀眾看完【帶一片風景走】之後能從這對夫妻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發,覺得活著真好,覺得人生碰到任何挫折其實時都不算什麼。
從小螢幕躍上大銀幕,侯怡君說演電影和演電視劇真的很不一樣,在大銀幕上所有的動作表情都會被放大,每一個細節觀眾都看得很清楚。拍電視劇比較像速食,拍電影可以讓演員有比較多的時間研究角色的背景。她說拍完【帶一片風景走】之後她愛上了電影,她在電影裡找到自己。她坦承曾經一度懷疑自己的表演能力,因為拍電視沒有時間讓演員吸收消化,而在電影裡可以找到無限的可能。她很感謝導演澎恰恰看到不一樣的她,並且相信她可以做得到。
談到自己最想演出的電影類型,侯怡君說她從小就夢想能演武俠片,希望自己能變成楊紫瓊第二,她說:「我覺得自己真的還蠻能打的。」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6月號5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