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畫像】揭卡拉瓦喬畫作驚世祕辛

海鵬   

©海鵬

1600年,卡拉瓦喬開始受到德蒙特紅衣主教(Cardinal del Monte)的賞識而逐漸嶄露頭角,並以《聖馬太蒙召》(Vocazione di San Matteo)及《聖馬太殉難》(Martario di San Matteo)兩幅大型畫作引發羅馬藝壇的重視。而他為包括紅衣主教等名流繪製的《樂師們》(The Musicians)、《年輕的酒神》(Bacchus)、《琴師》(The Lute Player)及《被蜥蜴咬的男孩》(Boy bitten by a Lizard)等室內畫作,則透露著詩意、含蓄與神秘的同性戀氛圍,十分優雅且耐人尋味。

©海鵬

無庸置疑的,卡拉瓦喬是個藝術天才,每一幅畫作都能激起觀者最深沉的省思。但由於個性狂野、脾氣暴躁,他經常酒後滋事,甚至傳出同性戀等,讓他從此聲名狼藉。某次,卡拉瓦喬在暴怒下殺了人,他為躲避死刑開始亡命天涯,從此死亡陰影揮之不去,連帶呈現在他的畫作裡。

©海鵬

他的宗教畫作,常以暴力、斬首、拷打和死亡為主題。雖然每幅畫作都提升了他的聲望,但也讓一些衛道人士無法接受,著名的有《埋葬基督》(The Entombment)、《聖彼得被釘上十字架》(The Crucifixion of Saint Peter)、《聖馬太殉教》(The Martyrdom of St. Matthew)以及《聖母之死》(Death of the Virgin)等。他並繪製《手提哥利亞頭顱的大衛》(David and Goliath),畫中被割喉的頭顱不再是巨人哥利亞,而是卡拉瓦喬本人的自畫像,以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表示懺悔。

回上一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