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天祥
每年6月底,台北電影節都會成為影迷關注的焦點。本期將特別推薦過去參展過的10部作品,不僅可以回顧,當年沒來得及參與的,也可以藉此感受一些影展氛圍,欣賞這些當時在影展受到歡迎而被片商引進的佳構。
1.烈日長紅Dark Blue World
2002台北電影節閉幕片【烈日長紅】以二次大戰為背景,描述納粹入侵捷克時,兩名有著師徒情誼、如父如友的捷克飛行員(長的由Ondrej Vetchy飾演,年輕的則是Krystof Hadek)到英國效命,奮力抵抗納粹,目的只是希望能早日重返家園,無奈倆人卻同時愛上一個英國女人,而讓誠摯的友情面臨考驗。有點【珍珠港】的味道,卻更深刻地探討了戰爭與國族之間的矛盾,對於捷克的政治歷史也有所涉獵,曾贏得捷克電影金獅獎最佳導演、剪接、配樂、攝影,以及觀眾、影評人雙料最佳影片。
2.千年女優Millennium Actress
【千年女優】是已逝的日本動畫導演今敏的作品,故事表面上好像只在講一個神秘退隱的女明星戲劇性地透過演戲追尋戀人的故事,但尋訪她的影迷隨著女明星的口述回憶,超現實地穿梭在不同時空裡,也帶領觀眾做了一場馳騁銀幕上下真幻世界的旅行,獨特的敘事手法,讓整部電影從通俗而變得後設了起來。無論是對人或對電影的愛,都令人動容。
3. 九一一事件簿11-09-01 - September 11
【九一一事件簿】結合了11位國際知名的導演,各自以11分鐘09秒為完成作品,對「九一一事件」提供了不同反應與價值觀,並散發出驚人的創意。影片既非討好美國,而是想從這場災難中反省、沈澱。本片在2002年威尼斯影展首映時,曾引發部分美國媒體不滿,卻更凸顯它的清明與犀利。有趣的是【九一一事件簿】不僅在當屆影展獲得會外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其中肯洛區執導的讓美國佬為之氣結的那段,甚至被國際影評人協會頒予最佳短片獎。與其說是這些獎勵肯定了這部電影,不如說是這部電影鼓舞了這些組織對電影的信心。
4.艾蜜莉的日本頭家Fear and Trembling
縱橫在法、德之間的女演員施維泰絲特(她曾演出德國女導演卡洛琳林克的【走出寂靜】、【冰淇淋的滋味】)飾演的艾蜜莉,在1990年初來到知名的日本企業履行為期一年的工作契約。童年時在日本成長的記憶,讓她以為這次宛如「返鄉」的經驗,應該是熱情而溫暖的。殊不知不僅因為她在外型上的差異,讓她難以進入體制,對日式企業文化的錯估,更讓她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本片根據比利時女作家艾蜜莉諾彤的暢銷得獎作品改編,拍過【日出時讓悲傷終結】的法國導演亞倫柯諾保持了原著幽默諷刺的特性。施維泰絲特摘下卡羅維瓦利影展與凱薩獎后冠。
5.幸福黃色電影Torremolinos 73
片中男主角的工作原本是推銷百科全書,迫於公司轉型為「性教育影片公司」,為了飯碗只好硬著頭皮拿起攝影機拍A片。荒唐的是他拍的A片等同於「家庭電影」,自個兒兼任導演、攝影、男主角,女主角則由勉為其難的老婆擔任。當你看到他們在自家客廳、臥房、浴室、甚至廚房「克難」地自導自演各種情境時,實在很難憋住笑意。但「鶼鰈情深」倒也在這為五斗米折腰的過程裡,作出另類的見證。更有趣的是男主角雖然拍的是A片,卻拍出了對電影真正的興趣與理想,甚至編了一個結合電影大師柏格曼【第七封印】與【野草莓】的劇本,誰知拍A片也有藝術與商業需要掙扎的時候。全片奔放大膽、幽默古怪,卻又讓人悲從中來,是部情緒如洗三溫暖的黑色喜劇。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3年6月號5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