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刻畫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好萊塢電影

   

 文/聞天祥

 
「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顧名思義,破產與貧窮,自然成為此時的常態。然而,以此為背景的美國電影卻常反其道而行,或寄託想像,或取材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反而創造出不少名片。最壞的時代,對電影而言,顯然是另一種最好的可能。以下就是10部以經濟大蕭條為背景的電影,或許也能給我們另一種啟示。
 
 
1.金剛King Kong (2005)
【魔戒】系列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執導的【金剛】花了將近一個小時鋪陳,才讓金剛登場,為的就是交待時代背景。經濟大蕭條的1930年代,走投無路的雜耍女演員(娜歐蜜華茲Naomi Watts)在窮昏餓極之下偷了一個水果,遇上雄心未泯但正好缺少女主角的電影導演(傑克布萊克Jack Black)幫她解圍,於是結下合作拍片的緣分。但是讓她願意冒險一試的另一個理由,則是編劇(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的文采為她所崇拜,也為本片帶出感情關係的契機。每個角色的盤算與踏上旅途的心理,在這裡埋下十分重要的引線,也使得女主角之後成為金剛禁臠,在牠面前雜耍、裝死的招數(表演),不至於無厘頭。時代,可以說是新世紀版的【金剛】刻意提醒的要素。
 
 
2.奔騰年代Seabiscuit(2003)
一個失去兒子的汽車大亨(傑夫布里吉Jeff Bridges)、一個被父母拋下的紅髮騎師(陶比麥奎爾Tobey Maguire)、一個沈默寡言的馴馬教練(克里斯庫柏Chris Cooper),因為一匹個頭太小的賽馬「海餅乾」而聚集在一起,先天條件沒一個好的他們,後天還不斷遭受打擊(人跟馬都一樣),卻創造出貧窮年代的驚人神話。他們的傳奇激勵了無數人心,這個真實故事也化為一部煽情得法的佳作,總共入圍了七項奧斯卡。影片非常用心考據三0年代的細節,而角色們所遇到的挑戰與不可思議的再起,也透露了為什麼好萊塢這麼愛拍經濟大蕭條時期被奉為傳奇的真人真事。陶比麥奎爾不僅瘦身演出騎師一角,也出任製片之一,編導則是和他合作過【歡樂谷】(Pleasantville,1998)的蓋瑞羅斯(Gary Ross)。
 
 
3.最後一擊Cinderella Man (2005)
【最後一擊】是以【美麗境界】(2001)獲得奧斯卡肯定的朗霍華(Ron Howard)野心勃勃挑戰大年代的嘗試,描述一個過氣的失意拳手雖然淪落到當臨時工,卻依然排除萬難力爭上游而真正成為拳王的故事。艱苦的時代,不可思議的成功——不覺得和【奔騰年代】如出一轍嗎?只不過一個打拳,一個賽馬罷了!在曲折離奇、屢敗屢起到奇蹟似的獲勝當中,我們見證一個「確實存在過」的「美國神話」從無到有,而好萊塢向來都是這類神話加油添醋的專家,朗霍華更是煽起情來無所不用其極的能手。加上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芮妮齊薇格(Renée Zellweger)這番主演陣容,確實來勢洶洶。但最後入圍奧斯卡的是飾演男主角經紀人的保羅吉爾麥提(Paul Giamatti),他把一個經紀人必要的世故,以及除此之外人性的那一面,甚至參與傳奇的快感,演得層次分明。不過相較之下,【奔騰年代】拍得更好。
 
 
4.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r of Cairo(1985)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電影成為寄託夢想與逃避現實的工具,一個叫做西西莉亞的餐廳女侍,面對不忠而且無所事事的老公,「看電影」成了她最快樂的時光,她可以不停地看同一部電影,直到有一天,其中一個角色為她走出黑白的銀幕幻境,進入彩影交織的真實世界。傑夫丹尼爾(Jeff Daniels)飾演兩個角色:一個是從銀幕上走下來的「虛構」人物,一個是詮釋這號人物的「真實」明星。他們先後愛上了米亞法蘿(Mia Farrow)飾演的西西莉亞,而她選擇了真實的這個,為她走下銀幕的只好黯然重回底片,結果真實的人卻為了演藝事業,拋下為他離家出走的西西莉亞。伍迪艾倫(Woody Allen)編導卻未演出,全片旁徵博引、幽默諷刺,且充滿奇想創意,是部既復古又現代的傑作。
 
 
5.天生好手The Natural (1984)
昔日的好萊塢金童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少年時代是校園的體育明星,曾獲棒球獎學金進入科羅拉多大學就讀,卻因為酗酒累事,令他失去獎學金並中途輟學。不曉得這段年少迷途的遺憾,是否造就了他在1984年主演巴瑞李文遜(Barry Levinson)執導的【天生好手】(The Natural)中,飾演一個年輕時頗被看好的投手,卻因意外而銷聲匿跡,直到中年又突然復出,成為場上的強打者。雖些有人嘲笑當年快五十歲的勞勃瑞福在影片的前四分之一還強裝少年郎,卻忽略了他在片中棒球架勢之穩健,以及演到中年重新出發時,那份滄海桑田的動人。這其實是一部被低估的佳作,更是勞勃瑞福一部值得紀念的作品。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3年7月號5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