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天祥
雖然陳玉勳這幾年陸續拍了【茱麗葉】(2010)、【10+10】(2011)等集錦電影,但片長只有半小時到五分鐘。就劇情長片而論,他的新作【總舖師】(2013)距離上一部【愛情來了】(1997,但它實際上映則是1998年的事),將近16年。
令我百看不厭的【愛情來了】分別講述三個愛情故事,其中一段是小胖妹廖慧珍拾獲一個傳呼機(B.B.Call,這是在手機出現之前流行一時的通訊用品),在一個停電的夜裡,她摸黑(盲目)地和call機主人講上電話,兩人分別喜歡上對方的「聲音」。而她所以為本該玉樹臨風的男子,是由黃子佼扮演。他在前一段故事就已出現,蓬首垢面,穿著一件繡有「我一個人住」(這是蘇慧倫九0年代唱過的歌名)的夾克,在麵包店裡鬼鬼祟祟,一路偷捏無辜的麵包,甚至還塞口香糖進去,之後和老闆娘大吵一架,卻意外引出麵包師父(陳進興)的初戀情人(堂娜)。
黃子佼在【愛情來了】的變態行為,讓我聯想到伊丹十三(1933-1997)圍繞食物發展的天才之作【蒲公英】(1985)就已出現過這個角色的原型:一個老太太總會跑到超市去捏各種軟軟的東西,麵包、水果……,老闆則和她玩起捉迷藏的遊戲,直到用蒼蠅拍打到老太太正在「犯案」的手為止。突梯的趣味,呈現出人對食物除了「吃」以外,另類的快感與情結。
無獨有偶,瞿友寧拍了叫好收視率又高的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後,也推出電影【親愛的奶奶】(2012)。裡面有場超現實的戲,是年紀一大把的奶奶從警察局走出來,在門口乍見天空飄起大雪,而外面的真實世界彷彿完全凍結,此時唯一和她一起的,是早已死去的兒子。
這個場景如果沒錯,應該也是來自外國電影的啟發,對象是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1935-2012)最平易近人的【霧中風景】(Landscape in the Mist,1988)。片中的小姊弟想要搭火車去找據說在德國、但從未謀面的父親,結果半路被逮到警察局。爾後他們逃離警局,也是突然降下大雪,而忍不住走出去或在路上觀看的人們幾乎都凝結不動,如真似幻地造就小朋友逃脫的機會。那動與靜的對比,美妙的出神時刻,透過畫面產生直擊人心的力量!
我認為這些聯想,應該不會只是我的胡思。因為這些意象的相似,很難完全說是巧合。重要的是經過轉換與運用,它怎麼變成後輩的文本,消化出自己的味道?
侯孝賢2003年應日本松竹電影公司邀請,為紀念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1903-1963)百年冥誕,而拍攝他的首部外語片【珈琲時光】。既然是跟小津致敬,就很難不被相提並論。但時代不同了,侯孝賢不可能要他的女主角一青窈還像小津電影中的原節子,前者甚至還被設定成「未婚懷孕」呢!但其中有一段戲卻讓我不由得想起【東京物語】(1953)。
【東京物語】描述一對老夫妻到東京探視子女,但他們忙於自己的家庭、工作,無暇招呼父母;反倒是守寡的二媳婦,親切地招待了兩老。【珈琲時光】也有父母到東京,順道拜訪女兒住處的劇情。而兩部片都有女主角到隔壁去借清酒的設計,侯孝賢的【珈琲時光】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拍完長約104秒借酒的戲;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僅長40秒就用了七個鏡頭。此外,兩片也都有三個人邊等壽司送來、邊話家常的場景,侯孝賢一樣只用一個鏡頭拍;小津則在相似的長度裡剪了至少二十四個鏡頭。由此證明兩人的剪接路數完全不同;只能說,小津與侯導都是擅長捕捉「生活滋味」的創作者。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3年9月號537期
更新日期:201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