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天祥
每年金馬影展都會引進將近兩百部電影,佳作紛呈,確實頗難抉擇。這期選片指南先從歐美最新影片中,挑選10部在題材與手法上都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介紹給讀者。
1. 奧斯卡的一天 Fruitvale Station / 美國
2009年新年前夕, 22歲的黑人男子奧斯卡葛蘭特,在捷運月台被員警當眾射殺。這部電影不僅交代了這一天他做了什麼,更凸顯了根深蒂固的偏見,以及一觸即發的恐懼與衝突。這是還不滿三十歲的年輕導演萊恩庫格勒(Ryan Coogler)的處女作,取材真人真事,一鳴驚人地在日舞影展同時囊括評審團與觀眾票選的雙料最佳影片,並在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獲得未來新秀獎。除了飾演男主角的麥克喬登(Michael B. Jordan)表現優異,曾以【姊妹】(The Help,2011)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奧塔薇亞史班森(Octavia Spencer)也在影片後段展示了超強的催淚功力。
2. 青春殘酷練習曲 Harmony Lessons / 哈薩克
校園電影那麼多,霸凌題材也不見怪,但這部哈薩克電影卻令人耳目一新。不只是那陌生的背景,詭異的校園,以及令人不寒而慄的成人威權(無論是校方或警方),與老婦人相依為命的少年和城市來的轉學生,要怎麼聯手面對這艱難的人生課題呢?在你看到義憤填膺的時候,導演埃米爾拜加津(Emir Baigazin)又會以迂迴的敘事結構、真幻莫測的場面調度,讓你陷入更深的心海裡思索。出自未達而立之年的新導演之手,本片卻在柏林影展連拿觀眾票選獎與藝術貢獻獎(獎勵其攝影的傑出)。
3. 情慾維納斯 Venus In Fur / 法國、波蘭
這是大師級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極為精彩的小品。說它「小品」,是因為整部電影都在一座劇院發生,從頭到尾僅有兩名演員,但毫無冷場。法國影帝馬修亞瑪希(Mathieu Amalric)飾演不耐煩的導演,偏偏在試演結束時遇到一個看似準備不週、但一入戲又好到不得了的女演員,只不過兩人從對台詞到弄假成真,主從地位到虐戀關係的轉變,可說是毫無冷場。雖然改編自芝加哥鬼才編劇大衛艾夫斯的舞台劇劇本,但電影感一點都沒少,轉化成法國背景也不奇怪。羅曼波蘭斯請出老婆艾曼紐辛葛娜(mmanuelle Seigner)扮演讓導演神魂顛倒的女伶,更教人想入非非。
4. 咎愛 The Past / 法國、伊朗
這是以【分居風暴】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與柏林金熊獎的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首度在法國執導的作品,卻又和伊朗難以分割。影片描繪法國妻子要求獨自回國多年的伊朗丈夫,來法辦理離婚,丈夫同意前來,卻發現妻子與北非裔的男友關係緊張,甚至連兩人各自的子女也捲入其中。阿斯哈法哈蒂擅長在看似通俗劇的題材裡翻攪出複雜的人際關係與道德命題,甚至帶著高度的懸疑性,本片也不例外,剝示的過程引人入勝。在【大藝術家】(The Artist)令人印象深刻的貝芮妮絲貝喬(Berenice Bejo)憑本片奪下本屆坎城影后。
5. 奧瑪的抉擇 Omar / 巴勒斯坦
以色列為了防止來自巴勒斯坦的恐怖攻擊,建了綿延數百公尺的水泥高牆,然而分離的不是敵人,也包括了朋友與愛人。奧瑪時常翻牆過去,因為他的好友與心上人都在那裡,他寧可和他們一起暗中進行巴勒斯坦解放運動,也不願獨自留在牆的這一邊。但某次意外被捕,讓他面臨幾乎動搖愛情、友誼、義氣與信念的挑戰。曾以【天堂此時】(Paradise Now,2005)獲得柏林影展藍天使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哈尼阿布阿塞德(Hany Abu-Assad)挖掘了一批極為優異的素人演員,讓這個彷彿把【艋舺】放大為國族議題的作品,拍得令人感同身受,愈後面愈精彩,結局相當有力,在坎城「一種注目」單元首映獲得滿堂彩,也奪得評審團獎。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3年10月號538期
更新日期: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