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尋求一次翻身的機會
宜蘭出生的林育賢,從事台灣電影幕後工作經歷編導剪數年,2005年以首部紀錄長片【翻滾吧!男孩】創下台灣首輪戲院上映長達三個月的票房成績,並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殊榮,將「翻滾精神」深植在全台灣觀眾的心中。
「有夢就去追,不要覺得累,但現實是殘酷的,追逐夢想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在歷經數年的低潮沉淺,嚐盡人情冷暖,逐漸累積的創作能量讓林育賢決心奮力一搏,展開「翻滾三部曲」的計畫,第二部曲【翻滾吧!阿信】採用了劇情片的形式,改編自親哥哥體操教練阿信在青春叛逆時期的成長過程以及之後如何重拾體操夢想,為人生奮力一搏的真實故事,希望能藉這個故事激發全台觀眾尋求翻身的動力。
【翻滾吧!阿信】由【囧男孩】、【艋舺】知名製片李烈擔任監製,主要演員包括彭于晏、柯宇綸、林辰唏,並結合中新生代實力派演員陳漢典、龍邵華、潘麗麗、夏靖庭聯合演出。
戲裡戲外都在尋求翻身
問:因為故事的背景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請問如何去重現當時的時代感?
林育賢導演:我們的美術設計這次做得很用心,做了很多功課,很多東西都是他打造出來的,包括水果攤、街景、小道具,都做到很有那個年代的感覺。而且我們拍攝外景的宜蘭在這幾年也沒有太大的改變,沒有太都市化,所以在拍一些比較大的遠景也不會穿幫。
問:彭于晏是當初導演心目中的第一人選嗎?
林育賢導演:其實沒有,第一因為他的身高有180公分,這種身高是不可能練體操的;第二是因為我哥哥是很台的,那彭于晏是從小在美國長大的;這兩個問題他要如何克服。我記得一年多前我寫完劇本後就丟給他看,那時候他剛好正面臨經紀約的問題,他看完劇本後第二天就跟我說他很有感覺,我想可能是因為當時他自己也跟劇本裡的阿信一樣,想尋求一個翻身的機會,他說他想挑戰看看。後來我就帶Eddie跟柯宇綸去跟我哥哥見面,我哥哥一看到柯宇綸就說他跟年輕時候的菜脯很像,當初一準備開拍的時候我就很清楚菜脯這個角色就是要找柯宇綸來演,那Eddie跟我哥哥見過面也經過他訓練了一段時間後,我哥哥就發現Eddie的狀況很特殊,因為一個體操選手必須亦剛亦柔,他必須要有剛強的體魄,還要有柔軟度,我哥哥發現這兩個要求Eddie都做得到。所以這是他的命,這個機會就應該是他的,他有辦法做得到。之後Eddie苦練了兩、三個月,我相信觀眾看到電影裡的他,一定不會覺得沒有說服力。相對的,因為他自己真的很拼,我也就多讓他做一些比較有難度的動作,他真的是拼了命地去挑戰自己,我覺得對他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翻身作品。
問:片中其他的小體操選手還有阿信的隊友都是找真正的體操選手來演嗎?
林育賢導演:是的,裡面有很多都是當時【翻滾吧!男孩】裡的體操選手。演小阿信的那個小孩也是很湊巧,他應該算是我哥哥的閉門弟子,兩年前這個小孩看了【翻滾吧!男孩】之後跟他媽媽說要練體操,他爸爸就帶他找上我哥哥,我哥哥本來是不收他的,因為這個小孩的個性太剛烈,他從小就練武術,不好教,可是體能很特殊,又很能吃苦,其實跟我哥哥小時後的個性很像,我哥哥就留下他。後來這部電影要開拍,需要一個小孩子來演小阿信,結果他一試就OK,體操沒問題,戲也可以。
柯宇綸變身為鄉下小混混
問:柯宇綸在過去也演過不少類似這種街頭混混的角色,這次的角色跟以前有何最大的不同?
柯宇綸:他是個鄉下小孩,以前演的比較多是都市的混混,要表現這種鄉下小孩有一定的困難度,不能太油,混混的感覺如果太外放就很容易看起來太油太壞或不可愛,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宜蘭跟教練跟當地的人相處,宜蘭是個很開闊的地方,大家都很純真,要慢慢去感受那個氣息才能把菜脯這個角色演得很真實。
問:在片中阿信跟菜脯兩個人是死黨,感情很好,你和彭于晏是如何培養這種哥兒們的感覺?
柯宇綸:他在開拍前做體操訓練的時候我都會在旁邊陪他,空檔的時候我們就會聊天會一起去吃東西,慢慢地就自然會培養出默契還有信任度。
問:柯宇綸為這個角色做了什麼樣的功課?
柯宇綸:很多,我有去傳統的練歌坊,或是去釣蝦,或是去海邊,都是一些鄉下小孩會做的事情,宜蘭那邊的生活並不是說很無聊,而是說他們很容易因為小事情而開心,你一旦生活步調變慢了,人就變單純了。我在前半部必須表現出菜脯的單純、可愛、陽光,後半部又必須表現出菜脯吸安的過程,在這中間我一直遇到障礙,因為都是聽朋友說聽他的朋友的朋友說吸安是什麼樣子,但是每個人說得又都不一樣,我很怕坐部到別人的期望,後來我朋友借我看了一部珍妮佛康納莉演的電影【迷上癮】(Requiem For A Dream),其實看不出一個太特別的狀態,就是人不太正常,那我想我就想辦法做到自己滿意就好了。譬如其中一場毒癮發作的戲,那天晚上我就喝了8杯咖啡,再加上一直吃檳榔,讓自己的心跳加快,瞳孔放大。
關注正在努力的人
問:全片最困難的一場戲是哪一場?
林育賢導演:應該是菜脯去殺黑幫老大的那場戲吧!因為我覺得菜脯這個角色應該是柯宇綸在最近這幾年來演過最完整的一個角色吧!很有戲劇性,就像他說的,不能太過,但是他的個性又比較激烈,要如何恰當地表現出來是有點難度。我說這場戲比較難拍的原因是因為他以前沒有拍過武打戲,這次我又希望在動作戲上的視覺效果可以滿足觀眾,所以我特別邀來韓國的武術指導編排這場動作戲,柯宇綸被打得很慘,但是效果非常逼真。
問:【翻滾吧!阿信】這部電影對你個人而言最大的意義是什麼?你希望觀眾看完之後能獲得什麼樣的訊息?
林育賢導演:就是翻身,這部戲裡戲外的人都在尋求翻身。我記得幾年前有一位電影界的前輩跟我說,拍電影是一個很艱苦的工作,但是他又說,如果你敢進來,就不要輕易放棄,不然就去做別行。後來我想一想,都已經做了麼多年了,如果放棄不是很可惜。我已經沉寂好幾年了,好不容易等到這個機會,我希望能夠藉這部電影翻身,然後繼續有拍下一部片的機會。我想這部電影在這個時候出現應該有它的意義,因為太多台灣人想要翻身,我希望這部電影能讓觀眾看完之後可以勇敢去翻身。
柯宇綸:我希望大家能更關心一些在努力的人,不管是體操選手還是運動選手還是拍電影的人,我覺得媒體都在追逐已經成功的人,卻忽略了一些正在努力中快要成功的人,我希望這部電影能讓大家更關注在這些人身上。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7月號511期